包含空间 | 客房、休息区、餐厅 |
案例简介 | 在都市喧嚣处藏着这家如时光琥珀的民宿,户外青石板廊道配蜿蜒小径,傍晚镂空灯漾暖光,竹影蕉叶晃似江南月夜;室内灰墙素雅,水磨石地配软毯,公共区原木长桌、满架书与特色物件及休闲区陈设显松弛,客房舒适贴心,大床房带书房、双床房配沙发茶具,色调柔和如暖怀,可暂离忙碌寻得身心安宁。 |
在车水马龙的都市褶皱里,藏着这样一处民宿 —— 它像被时光温柔包裹的琥珀,将外界的喧嚣隔绝成遥远的背景音。推开门扉的瞬间,便跌入一场精心编织的宁静梦境,每一寸空间设计都藏着设计者对 “栖息” 二字的深刻注解。
踏入民宿的第一步,便被户外廊道攫住心神。青灰色石板被岁月磨出温润光泽,拼接成工整的几何图案,缝隙里偶有青苔探头,平添几分野趣。两侧的碎石小径蜿蜒伸展,如同大地的掌纹,中式镂空灯盏悬在木质廊檐下,傍晚时分便漾开暖融融的光晕,将竹影与芭蕉叶的轮廓拓在石墙上,风过时光影晃动,恍若置身江南园林的月夜。转过拐角进入室内廊道,灰调墙面如宣纸般素雅,地面铺设的水磨石带着细微的颗粒感,几盏嵌入式射灯将光线揉成棉絮状,落在墙面上的水墨画与陶瓷摆件上。脚步踩在柔软的地毯上,只余下自己的呼吸声,仿佛从都市的快车道,悄然转入了一条铺满落叶的林间小径。
公共区域的设计更是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。一张长三米的原木色长桌横贯空间,桌面保留着树木自然的纹理,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桌面上,在木纹间跳跃成细碎的光斑。十张同色系的藤编座椅围绕着长桌,椅背上随意搭着几条针织毯,触感柔软得像云朵。长桌两侧的书架顶天立地,从哲学名著到旅行随笔,从线装古籍到彩色绘本,层层叠叠地挤满了书架,书脊的色彩在暖光下晕染成温柔的色块。靠墙的展示柜里,陈列着主人从各地搜罗来的物件:景德镇的青花瓷瓶、大理的扎染布料、京都的陶瓷风铃,每一件都在低声诉说着远方的故事。角落的休闲区更显私密,两张深蓝色的丝绒沙发面对面摆放,中间是一张黄铜边几,上面放着一盏玻璃罩台灯和几本最新的杂志。沙发背后的墙面挂着几幅抽象画,色彩明快却不张扬,与周围的绿植相映成趣。在这里坐下,无论是翻开一本书与文字对话,还是与同行的友人轻声交谈,都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松弛。
客房则是将舒适二字刻进了骨子里。大床房的空间宽敞明亮,一张两米宽的实木床占据了房间的中心位置,床头的木质背景墙带着自然的弧度,上面悬挂着一幅水墨山水图。白色的床品熨烫得平平整整,触感细腻如丝,盖在身上仿佛被云朵拥抱着。窗边的位置被巧妙地改造成了一个小书房,一张原木色书桌配着一把藤椅,桌上放着一盏复古台灯和一个青花瓷笔筒。拉开米白色的纱帘,窗外的绿植映入眼帘,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进来,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双床房则更显贴心,两张单人床之间隔着足够的距离,既保证了私密性,又不会显得疏离。床尾的沙发柔软舒适,旁边的小茶几上放着一套茶具,住客可以自己煮水泡茶,享受片刻的闲情逸致。房间的色调以米白、浅灰和原木色为主,搭配着几抹低饱和的莫兰迪色,在柔和的灯光下,整个空间温暖得像一个怀抱,让人卸下所有防备,只想在这里好好睡上一觉。
这家民宿,就像都市里的一个温柔陷阱,用精心设计的空间和恰到好处的细节,将人们从忙碌的生活中暂时 “绑架”,让他们在光影流转间,在书香茶香里,在柔软的床品上,重新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平和。在这里,时间仿佛被拉长了,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清晰而珍贵,让人们在喧嚣的都市中,终于寻到了一处可以安放身心的角落。